作者:高创 稿源:三尺巷 编辑:王刚
按铁路部门规定,多数动车、高铁乘客均可凭车票免费领取一瓶330毫升的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然而,铁路上海虹桥站和上海站的不少乘客却频遭闭门羹,即便在上午有时也领不到赠水。更让旅客气愤的是,车站员工、商店店员、保洁工、小红帽等人员竟可以随意拿。记者将所调查的问题反馈给上海站,该站相关负责人于6月3日以邮件形式予以回复。(6月10日《新闻晨报》)
饱受争议的高铁动车免费矿泉水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上头条”。一是围绕免费水成本是否隐藏在票价之内,舆论掀起波澜。对此中铁总公司回应称,高铁价格将逐步实现完全市场化,否认矿泉水成本内置在票价内。二是“花大钱买豪水”式的营销方式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从5100公司披露的财报数据来看,从2008年首次采购至今年初,中铁快运累计已投入15.92亿元“买水”。巨额买水费抑或高额营销费,这笔钱从哪出、采购环节如何公开,这些待解的问题盘在乘客头上,铁路部门应该敞开心扉,给出真诚的答案。
面对质疑,铁路部门或否认或默认,态度暧昧,公众当然不会领情。其实,不论是免费水采购成本,还是费用来源,招致议论无非是因为乘客看不见采购过程、摸不透市场行情。然而,此次记者的明察暗访,剑指铁道部门对免费水的管理漏洞:“一人一票一瓶” 领取原则形同虚设,公共赠水俨然成了一些人的“唐僧肉”和“香饽饽”。
不过,上海铁路部门的回应依旧在“兜圈子”、炒剩饭,选择性回答。回应还是“老三样”:一是票价不含矿泉水价格;二是免费水与社会流通水属不同类别;三是赠水范围依旧,赠完为止。避而不谈棘手的管理问题,是有难言之隐还是害怕拔出萝卜带出泥?
有几个问题必须厘清:一则,回应公众关切本就是公共服务部门的分内工作,不论是《信息公开条例》还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都将“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纳入主动公开的范畴。而在媒体主动质疑、铁道部门被动回应的前提下,相关部门仍然畏首畏尾,顾左右而言,抓不到关键,点不到要义。
二则,作为管理部门来说,特别是公共服务部门,藏藏掖掖的回应只能令质疑升级,让公信减分。抛却关键问题不谈,只挑简单轻松的问题作答,这样的公式考卷怎能考出高分?管理部门与其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如急公众所急,正视问题、畅通渠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公共服务管理应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根据上市公司公告,仅从2011年至2015年6月,铁路部门累计采购超过20万吨免费水,相当于每年至少购买约1.5亿瓶。如此庞大的数量,本该被描绘为一道服务优良、质量过硬的价值体系,然而管理部门的答非所问注定令这一良善的规定涂地。瞄准问题、正视漏洞,才能补足短板、重塑公信,让免费水真正惠及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