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执法注定是一场“疲劳战”

  作者:知风 稿源:三尺巷 编辑:王小蒙

  6月初,京版“最严控烟令”正式实施。5日,北京市卫生监督所通报了首周控烟执法结果,在接受检查的2406家重点单位中,近3成都存在违法行为,696家单位被责令整改。其中,餐馆成为控烟违法“大户”,约6成被查餐馆均不合格。(6月6日《新京报》)

  在京版“最严控烟令”出台时,笔者曾提醒且慢称“最严”,这不?在“最严控烟令”下,还有近3成都存在违法行为,约6成被查餐馆均不合格。这其实已经比我想象中的好多了。但对照“最严控烟令”,就显得有点难为情了——如果不是“最严”,岂非聊胜于无?

  这并不是“最严控烟令”不够严,而是在制定这个控烟条例时,只看到行政权力而忽视了客观现实。现实情况是,当卷烟还是一种大量公开销售的合法商品时,对这种商品的消费者施以控制消费的手段,无论于法律或人情而言,都是做不到最严的。衡量相关法律法规是不是算得上最严,不但要看执法力度,而且要看违法的后果。

  在执法力度上,确实有点“最严”的架势。6月初,北京正式实施新控烟条例,千余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到各重点单位,集中开展控烟现场执法检查。但执法检查的结果还是让人失望的。就餐馆而言,也只有4成没有发现问题。而对发现问题的场所的处理,也不过是“责令整改”。我想,这种整改对相关单位来说,说难也不难,既没有技术含量,也不需要硬件上的改进。因此,也体现不出“最严”的应有威慑力。

  倒是“千余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执法成本,会不会让控烟执法陷入“疲劳战”?因为,在比控烟更急需解决的诸多问题上,比如食品卫生、伪劣商品等,如果一直有千余人的执法队伍重点检查,及时汇总出违法单位的详细名单,落实整改措施,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乱象丛生。这倒不是责怪有关部门执法不力,而是面对更加面广量大的控烟执法,不禁令人担心“汝能持否”?一旦控烟执法变成“持久战”,就很可能陷入“疲劳战”。

  虽说“持久”和“疲劳”是执法所难以避免的,但从城管执法面临的被动局面来看,控烟执法恐怕更不如人意。其实,无论是“最严控烟令”的高调登场,还是“控烟执法”的生硬定义,对控烟这件好事来说,都有点操之过急。因为,控烟面对的是烟民的不良嗜好,虽然不像毒品那样成瘾,但也是较难克服的心理甚至生理依赖。在市场能充分满足这种依赖的现实环境下,在“法”的层面,已经让“控烟”显得很苍白。而在道德层面,即使在公共场合抽烟属于缺德,但对缺德的“执法”,必然比城管对违章的执法更无奈。所以,控烟执法很可能会陷入“疲劳战”。

  事实上,控烟执法确实很疲劳。这厢卷烟在公开大量地卖,那厢在控制吸烟,这简直要让后者累的骂人的。这就如明知自来水出了问题,不先去让水厂停止供水,而是挨家挨户去制止用水,虽然目的都是为了减轻危害,但这样做累还不说,效果也更差。而所谓的控烟执法,在不惊动“烟贩子”的情况下,只是盯着烟民不放,注定将一场“速决战”打成“疲劳战”。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