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风 稿源:三尺巷 编辑:王小蒙
毛坦厂中学也许是中国独一无二的、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课程)工厂”的中学了。这所地处大别山下的偏僻学校,除了学习似乎一无所有,就像生产流水线一般心无旁骛。来毛坦厂中学复读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或是三本以下学生。在第一次高考失利后,这些孩子及家长孤注一掷般,来到这所升本率极高的中学进行最后一搏。(6月5日《成都商报》)
所谓“高考工厂”,就是为高考专业生产“应试机器”的。要说这样做有什么不对,那就有涉高考制度了。现行高考制度虽然屡遭社会诟病,但在潜规则流行的当下,还体现着相对的公平。既然高考面对的是应试教育下培养出了的考生,那么,谁能“制造”出更优秀的“应试机器”,谁就有更多的胜出机会。事实上,类似的学校不断创造着高考神话,刷新着名校录取率的纪录。
如果把高考仅仅当做有机会“金榜题名”而不及其他,那么,也可当做一次体育竞赛的夺冠。然而,被高校录取,甚至被名校录取,只是跨进的高等学府的门槛,对于人生而言,只是一个起点而非大功告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高考工厂”在现行高考制度面前,与正常学校的考生不涉及公平问题,但“高考工厂”更“专业”的应试教学,让那些“考试机器”在高考中发挥最大的效率后,是不是能适应接下来需要综合能力的深造?
这种担心或许是多余的。因为,“高考工厂”无非是普遍的“应试工厂”的升级版。如果基础教育不存在应试教育的倾向,“高考工厂”凭什么去浓缩这份“技术”?虽然普通教育还有一些貌似培养综合能力的“插曲”,但在高考的一张试卷面前,或许“高考工厂”装配出来的“应试机器”,更能点到“穴位”。这就涉及到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了。为何在这道看似壁垒森严的门槛面前,所有的检验手段,竟分不出慢火熬制的“高汤”和速成的“方便面”?
说起来也是很尴尬的。所谓“十年寒窗苦,金榜提名时”,可见要学有所成是没有捷径的。而当“高考工厂”能够将此化作高效的“流水线”,其中的“破解”手法,究竟是通过“去粗取精”还是“去伪存真”?撇开这种“应试机器”的“耐用性”,就跨过高考这道关而言,“十年寒窗”和“高考工厂”却殊途同归了。其中,让人既看到了现行高考制度的缺陷,也看到了中国现有教育模式的弊端。
很早就有评论指出,这些神一样的“高考工厂”,对人的作用究竟是摧残还是淬炼?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应对过高考的考题之后,能不能真正适应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倒是觉得这些问题同样适合中国现有教育模式。“高考工厂”无非是对“应试”的直言不讳,而在正常教学过程中,也明显都是直奔考试这个主题的。假如中国现有教育模式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高考制度也能与此对应,那么,“高考工厂”的“产品”是难以过关的。
虽然高考目前仍然是相对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但当“高考工厂”“效益”越来越好的怪现状频发时,高考改革、中国现有教育模式的改变,确实已经是迫在眉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