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那些曾经影响中国的落榜生

  作者:袁文良 稿源:三尺巷 编辑:王刚

  眼下,2015年高考录取工作正在紧张而有序的进行,一些考生已陆续收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据中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今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942万人,其中700万人能够最终进入大学,高校录取率达74.3%。应该说,这个录取率已经非常高了,但毕竟还有25.7%的考生被拒之于大学校门之外,从这个方面来讲,高考结果仍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然而,古代文人的科举考试,难度要比今天的高考大得多。以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为例,会试考生16000多人,只“赐陈冕等三百八十人进士及第”,录取率仅为2%多一点,近98%的考生都与此无缘。考中了,便有人高呼“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些历经数十载才考中的则慨叹“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即使落榜,许多文人也未颓废,而是将复杂的心情集于笔端,为后人留下千古名篇。作为如今的落榜考生,不妨一读。

  唐代著名诗人张继曾赴长安参加科考,却不想名落孙山。面对金榜题名的同窗好友,其心情非常苦闷,便前往苏州散心,投宿在寒山寺旁的客船里。从傍晚到夜里,张继一直站在船头望着苏州城的夜色,心境亦如那晚风一般凄清寒冷,于是他随口吟出《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字里行间,没有怨怼,却溢满砭骨的寒意。此诗不但让寒山寺出了名,而且还使后人知道了有位怀才不遇的大诗人张继。如今,这首《枫桥夜泊》,不仅成为我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中的作品,而且成为不少亚洲小学课本的内容,可见诗名之盛。

  与诗人张继相比,面对落榜,很多人则选择了达观面对。如唐代文学家高蟾,初次参加科举考试落榜,苦闷之时便在住所的墙壁上留下一诗:“冰柱数条搘白日,天门几扇锁明时。阳春发处无根蒂,凭仗东风次第吹”。第二年再次应试,由于科举场的弊端又一次落榜。面对这种不公平的竞争,高蟾心中不满,便以诗当信,上书给官员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诗中用天上的桃、杏比喻科举得意的人,用江上的“芙蓉”比喻不得志的自己,但诗人并没有怨天尤人,反而表达出了自己的自信与抱负。

  晚唐时期诗人、词人温庭筠,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有人称之为“温八叉”。然而由于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故屡次参加科举应试都榜上无名,一生很不得志。但诗人每次落第后,从不怨天怨地,而是乐观地向考中的同窗及先辈表示祝贺:“几年辛苦与君同,得丧悲欢尽是空;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三春月照千山道,十日花开一夜风;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唐末诗人崔涂应试落榜后,也同样显得达观从容,从自身探寻落榜原因,并作《喜友人及第》一诗向同窗贺喜:“孤吟望至公,已老半生中。不有同人达,兼疑此道穷。只应才自薄,岂是命难通。尚激抟溟势,期君借北风。”

  达观也罢,哀怨也罢,都于事无补。然而,唐代诗人祖咏却因自己的一首诗,使自己未能及第。诗人祖咏有一年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科考,当年“试帖诗”的题目是“终南望余雪”,祖咏诗语精粹,挥毫写下了“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四句。开篇首句描绘出终南山的秀美,接句则使山势高峻和深厚的积雪跃然纸上,可谓恰当地照应了考题“终南望雪”四个字了,后两句则是说雪后天晴,山林中的积雪又反射出强烈的光芒,长安城中顿时增添了不少寒意,使考题中的“余”显得那样的传神,堪称形神兼备。但由于科举考试“试帖诗”规定每句五个字,必须是六韵十二句,如果不符合这一要求,诗写得再好,也不予录取。不过,祖咏虽然没被录取,但他的这首诗却流传了下来。

  读罢这些落榜诗,我们应该坚信:落榜的只是一次考试,而不是自己的全部人生。我们更应该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