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紫宸:中国动画片最需要什么?

  作者:紫宸 稿源:三尺巷 编辑:王小蒙

  74岁的宫崎骏又复出了,在第七次宣布退休之后,听说要制作一部叫《毛毛虫波罗》的短片。这个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日本老头,金盆洗手比戒烟还难。作为动画界的宗师之一,宫崎骏对手绘抱有近乎偏执的热爱,他厌倦工业文明,告诫动画界后辈不要使用电脑,因为流水线式的快速生产会损伤创造力,结果就是“不由自主向迪士尼风格投降”。他的吉卜力工作室里,铅笔画纸堆积成山,不知道正悄悄诞生着多少孩子的梦境。

  我不算动画片爱好者,看过的东西也十分有限,但小时候的记忆内存里,这老头的作品依然占据着不少,清新、奇幻,配上久石让的音乐,空灵如风穿过山谷。记忆更深的是小鼹鼠,肥圆呆萌,在那个娱乐贫乏的年代,让我牢牢记住了一个拗口的国家名字——捷克斯洛伐克。

  又要提到大热的《大圣归来》。我也是“自来水”,走出电影院就启动了扩散模式,向朋友强力推荐。诚如一些网友所言,它并不完美,情节过渡不够自然,妖王形象模仿《山海经》痕迹过重。我也并不认为应该将“里程碑意义”之类大得怕人的冠冕扣在这部电影头上,因为中国动画曾经非常值得骄傲,只是近年来被过重的商业化思维贻误。信手拈来的例子太多了,比如眼下最讨小孩欢心的《熊出没》系列,格调基本算积极,但除了环保主题,全是两头表情千年不变的胖熊和一个矮穷矬伐木工的争斗,并没有更多意义值得追寻。喜羊羊系列呢,简单呆板的卡通形象和缺乏新意的剧情,只能吸引低幼儿童,何况女主角红太狼每一集都打老公,让小朋友看家暴总归不好吧。至于大头儿子系列,浓厚的家庭气氛确实很和谐,但更像一部中规中矩的亲子教育宣传片。

  我们为什么看动画片?为了超越日常的天马行空,摆脱束缚的大胆想象,启迪心智的善良美好。动画片的主要观众是孩子和年轻人,而中国孩子从小到大最不缺的就是两样东西——道理和说教,它们不必在文艺作品里一再重复。

  老顽童宫崎骏还在画,大他两岁的马克宣却于今年春天病逝。这位艺术家太低调,低调到很多人不记得他的名字,但人人都记得如雷贯耳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记得《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等等经典。他给了70后、80后最初的美术启蒙,在我们还不知齐白石、李可染,不懂水墨为何物的年龄。我总觉得宫崎骏与马克宣特别相像,不止在于眼镜、胡须、容貌、气质,更在于为了哪怕一个画面改了又改、精益求精近乎苛刻的工匠精神。当工匠精神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热门词汇时,老一辈的动画制作人,早已将它贯穿生命始终,铸造了一个不需要推广、不需要水军、不需要炒作仍家喻户晓的黄金时代。

  纯粹的审美,匠人的精神,是中国动画片最急需的东西。作为童年伴侣,动画片应该让孩子们知道:生命不只有光头强的苟且和李老板的狡诈,更有江流儿的梦想和孙大圣的情怀。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