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醉江南 稿源:三尺巷 编辑:王小蒙
15日、16日,安徽省原创大型舞剧《徽班》在北京天桥剧场连演两场,该剧精巧的剧情、精彩的演绎和精美的舞台效果赢得现场观众满堂彩。随着演出落幕,本次安徽原创精品剧目晋京展演也画上了圆满句号。(《安徽商报》5月18日)
225年前,四大徽班进京,为中国戏剧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225年后,新“徽班”在北京展开一系列演出,再现当年历史辉煌:从4月10日至5月16日,来自安徽省六家院团的七台新创精品剧目,分别在北京保利剧院、国家大剧院、北京长安大戏院、天桥剧场等处演出十四场,让京城观众再次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徽风皖韵”文化魅力,并频频赢得掌声和赞誉。
恰逢纪念徽班进京225周年的契机,此次“演艺皖军”以集团军的姿态向广大观众展示,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展现当代“演艺皖军”的精神风采,也进一步提升了安徽文化的影响力,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据了解,此次在北京展演剧目都是近年来列入安徽省委宣传部重点打造的“演艺品牌剧目”,包括黄梅戏《寂寞汉卿》、徽剧《徽班进京》、黄梅戏《小乔初嫁》、话剧《徽商传奇》、徽剧《惊魂记》、黄梅戏《半个月亮》、舞剧《徽班》。进京展演整合了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安徽省歌舞剧院、安徽省话剧院、安徽省徽京剧院、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等6家省属暨市直国有文化艺术院团资源,所展演的剧目曾纷纷获得国家级、省部级重要文艺奖项,主要演员大多是近年来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演员,可谓集中展示了安徽省舞台艺术领域创作的最新成果。展演活动不论是在合肥还是在北京演出,都会突出群众共享的公益特色,重在让人民群众走进剧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近年来,安徽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现实题材、革命题材和重大历史题材为重点,按照“文化演艺强”的战略部署和“动态管理、滚动开发、递次推进、持续打造”的创作生产要求,大力实施演艺品牌打造工程,围绕打造全国一流文化品牌,每年确定10个演艺品牌项目,精心培植、重点扶持、协力攻关,涌现出一大批传承历史、体现时代、赋予创新、饱含优秀民族文化基因的精品力作。同时,安徽省还不断推出“戏剧主题演出季”“精品大戏周周演”“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让传统戏剧走进基层、走进社区、走进校园,传播传统戏剧文化,受到社会各界普遍欢迎。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当家花旦、国家一级演员吴美莲说:“在大学演出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学生对传统戏剧的热情。近年来我们排演的新戏,在舞台形式和表演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力求贴近当代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赢得年轻观众的青睐,也就是赢得传统戏剧的未来。”可见,安徽原创精品剧目不仅是“阳春白雪”,同时也走近“下里巴人”,这也正是安徽原创精品剧目晋京展演叫座的原因所在。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小小一方舞台,演尽芸芸众生。如何让戏里的世界打动戏外的观众,此次安徽原创精品剧目晋京展演可谓匠心独运。这些参演的黄梅戏、徽剧、话剧、舞剧等,不仅富有安徽特色,并且在各类赛场纷纷荣获国家级、省部级重要文艺奖项。这些戏中,有三台大戏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两台大戏荣获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在获得众多奖项的同时也颇受市场的肯定。此次展演的黄梅戏《寂寞汉卿》像是一部完全洗掉了乡味、挣脱了地域束缚的“时尚文艺大片”, 充分体现了安徽戏曲不断突破自我、探索不同风格,从而使自身发展壮大焕发魅力的关键所在。安徽原创精品剧登上北京各大舞台,在京引起热烈反响,赢得观众和专家广泛赞誉,看来是名至实归,真正做到既叫好又叫座。
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龚和德曾说过,“从历史上看,徽班之所以能够在与昆班的竞争中胜出,就是因为赢得了大栅栏地区普通市民观众的追捧。”套用龚和德副会长的话作为文章结束语,新“徽班进京”之所以频频掌声获得圆满成功,就是因为走创新求变、精品育人、贴近大众的文艺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