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风 稿源:三尺巷 编辑:王刚
19日上午,演员葛天出席了某电视节目发布会。她直面回应了关于网上流传的“雷剧”《一起打鬼子》:“这个片段有些断章取义,我的职业是演员,会尽力诠释好我的角色。”(5月19日中国新闻网))
电视连续剧《一起打鬼子》,顾名思义无疑是一部抗战片,怎么就成了“雷剧”?原来, 演员葛天所谓的“这个片段有些断章取义”中的“片段”,就是这部电视剧第29集中,葛天饰演的抗日女青年银花用私处藏手榴弹,令观众哗然。尤其是葛天饰演的情妇“银妹”,与剧中的男性角色极尽缠绵,演技堪称大尺度。
要说“尺度”,应该是指决定一部电视剧能否投入拍摄,或者拍完后能否播放的审核标准。电视剧《一起打鬼子》,作为抗战剧,在题材上是毋容置疑的。因此,在第29集中的情节片段,只能够说是表现上的分寸。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在尺度上通过了,甚至主题上还占了优势的,就可以在表演分寸上无所顾忌了?笔者出于好奇,也浏览了这个“片段”,确实感到有点不堪入目。镜头中,好像连禽兽不如的日本鬼子都别转头去,不敢直视,更何况善良的观众。
为何同样是演员,有的成了影星,有的默默无闻?就是在剧本的基础上,演员的演技是有着无限发挥空间的。而一个好的演员,不可能认为某一剧情是脱离了整个作品主题独立存在的。那么,演员葛天所说的“这个片段有些断章取义”,是指剧本将这一片段游离了主题,还是演员对这段情节做了超长发挥?抑或是观众对剧情的断章取义?如果是后者,那么,这段“雷人”情节在这部抗战片中,有什么承上启下或突出主题的意义?
对这段“雷人”情节,已经有“技术贴”展开分析,当然,这仅仅是讽刺和调侃。但从演员葛天的回应来看,这段情节已经失去了分寸。葛天认为“我的职业是演员,会尽力诠释好我的角色”,如果这是指她对剧本或导演的绝对服从,那么,这样的演员是没有艺术灵魂的。而让她愿意如此表演的原因,可能是她觉得“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这样的事情”。暂且不论历史上是否确实存在过这样的事情,就算存在着比这更让人吃惊的事,是不是都可以搬上银幕?
曾经被封杀或停演的影视剧,有哪部是“通篇”有问题的,或者存在的问题仅止于杜撰?艺术在“高于生活”的再创作中,就是在去伪存真的同时去粗取精。而这个“粗”就涵盖了包括导向性上的需要。毋容讳言,电视剧《一起打鬼子》,因导向性上的优势得到了尺度上的宽松,但不能因此以为进了“红色保险箱”,只要是为了抗日,就可以不择手段。
本来,我对演艺界是不大关心的,但我觉得这种得了“尺度”就没了“分寸”的现象,近来比较常见。比如律师取证遭殴打,性质已经够恶劣了,但微博上有关此事的言论,实在令人心寒。虽然舆论的声音多元原本是很正常的,但在是非并不难辨的情况下,舆论的声音应该有基本的道德底线。可能是这些恶毒谩骂律师的言论没有被及时删帖,“喷嘴”们就以为没有超出尺度,所以就完全失去了分寸。因此,在提倡依法治国的当下,这种不知是没脑子还是别有用心的做派,应该引起社会的警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