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文良 稿源:三尺巷 编辑:王小蒙
8月23日,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有关历载:“斗指戊为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故名也。”元代吴澄所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表述:“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说到了处暑,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但实际上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此时晴天下午的炎热亦不亚于暑夏之季。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就明确讲到:“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谚云‘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意思就是到了处暑还要经历大约十八天的流汗日。
处暑过后,天气发生变化,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较大。昼热夜凉的气候,使得人体阳气收敛,很容易出现口干、鼻干、干咳、痰少、便秘等症,甚至乏力、消瘦等肺燥津亏之象。中医也认为,处暑之后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导致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这就是所谓的“秋乏”。因此,此时的养生必须注重“燥则润之”。
从饮食方面来讲,宜多食咸味食物,如可多食荸荠、沙葛、粉葛等,少食辛味食物如姜、葱、蒜、韭菜、八角、茴香等。特别是梨和百合,可谓是处署之际最好的养生食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梨可“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祖国中医也认为,梨味甘、微酸,性凉,可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并有利尿、通便、解热等作用。所以,在处暑时节吃梨,对于养肺生津,缓解秋燥有很好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梨性寒凉,一次不要吃得过多。另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百合有“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之效。中医认为,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可以润肺止咳,润燥清热。
从起居运动方面来说,处暑之时天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气温日较差增大,因而要注意根据气温升降适时添减衣服。同时,此时节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因而要注意早睡早起,早晨运动也不宜过于激烈,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避免大量出汗,以伤阳气。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介绍了处暑之际的“坐功养生”之法:每日寅时(凌晨3-5点),正坐,向左右转头,两手捶背各五到七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吞咽津液。当然,也可多做做广播体操、打打太极拳、散散步等。
从精神调养角度来说,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时至处暑,秋意越来越明显,大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此时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在精神调养上,处暑时节要注重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使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多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安神定志的课外活动。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老年朋友,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而“少寐乃老人之大患”。因此,老年人最好是“遇有睡意则就枕”。另外,祖国中医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必欲静卧,以侯气复。因此,子午觉即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