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语文课,至少有一半是不应该学的内容。”17日,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说。他认为当前中国存在问题最多的学科是语文,应该增加古代诗文等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比例。(人民网)
笔者认为,王旭明所言并非危言耸听。只要对当前中小学学生的学习状况稍加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语文在学生及家长心目中的地位相当低。每到寒暑假,学生们纷纷报名各种补习班,数学、英语、物理,常常是最受欢迎科目。甚至仅英语一科就可细化为口语班、写作班和语法班,但补习语文的学生极少。很多学生甚至认为,语文这一科要依赖“天赋”,付出与回报是不成正比的,在唯“分数”是从的教育体制的影响下,语文常常成为学生高分攻略棋盘中的“弃子”。
笔者认为,这一现象着实堪忧,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甚至全社会深入反思。而要让语文教学走向良性循环,一方面要积极探索语文考试改革,让高能者得高分,而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则要在语文教材和教学方法上下功夫,要让当前死气沉沉的语文学习氛围真正活跃起来。
相信我们都有这样一个印象,从小到大的语文课,都离不开这样一个基本流程:朗读课文、总结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划出重点词句、讲解重点段落,很多时候,老师都会逐字逐句、掰开了揉碎了分析作者的本意。“这里为什么用这个词?为什么不用那个词?”是语文老师常问的句式。语文教学常常倾向于语言的运用,而忽视对学生思想的挖掘。笔者认为,这种重语言、轻思想的教学理念和过度模式化的教学形式是扼杀学生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罪魁祸首。
语文不等于语言。语言表达只是语文的最基本技能,是工具。而除去语言表达之外,语文最根本的意义在于文化与思想。文化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思想则离不开张扬的个性和独立的思考,这些才是语言的源头。失去了文化的内涵和思想的光芒,“语言”本身没有任何意义。而当前的语文教学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思考地位,还用非常刻板的方式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一切都用“标准答案”衡量对错,其结果便是让学生成为了流水线上的“产品”——所有“产品”都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毫无个性可言。如此,文化何以繁荣发展?语文如何彰显魅力?
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当透过“语言”看“世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文化内涵,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为一体。这就需要摆脱目前刻板的教学形式,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任何一篇文学作品,学生都应当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是盲目服从于“标准答案”。只有让学生的思想“百花齐放”,才能让语文课堂生机盎然,才能真正培育出会思考、会表达、会创造的优质人才。
作者:王佳星
稿源:三尺巷
编辑: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