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大米乱象||要从“管理”向“治理”过渡

  作者:姜雨桥 稿源:三尺巷 编辑:王刚

  以“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著称的黑龙江五常大米,凭借独特品质赢得了全国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近几年,五常大米“天价”“掺假”等市场乱象频遭曝光。“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五常市五常大米年产量至多为105万吨,但业内人士估算,全国市场上标售的“五常大米”至少有1000万吨。

  大米掺假,在很多人眼里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但为何五常大米乱象会演变成今天这样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14年末五常副市长曾亲自带队,组织了10多人的打假队伍,专程去北京、上海、天津、沈阳等地维权打假,虽然一路碰壁,但一市之长亲自打假在当时还是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今天五常大米掺假乱象再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说掺假企业无法无天也好,说政府打假持续性耐力性不足也罢,总之五常大米乱象还只是中国食品造假的一个缩影,其背后所反映的实质问题则是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期中,食品安全领域的“管理”向“治理”的过渡阶段的失灵。

  五常大米乱象与其说是政府打假陷入了窘境,不如说这正是中国食品安全的一个窘境。食品问题造假多,打假难,仿冒多,辨识难,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但进一步分析,政府、企业、社会、消费者也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我国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不断转型中,食品安全的监管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仍然实施以政府为主导的单一风险防控模式,而行政手段的过渡干预,则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削弱。不过在新一届中央政府致力于简政放权的今天,我们也大可期待行政手段在食品经济领域能够找到它合理的“位置”。

  除了政府,社会力量(组织)是对食品安全有最大影响力的团体,但长期以来社会组织却没有成为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力量的有效增量。法律地位不明确,资金不足,发育不良,在经历痛苦与失败后,食品造假乱象的这一大制衡力则趋于消弭。

  而食品安全关乎最多的则是消费者。不过由于消费者食品安全科学素养缺失而产生的市场需求,也间接为掺假造假的食品和企业提供了市场空间。所有说有哪里有需求哪里就会有市场,很多消费者贪图食品价格便宜,而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粗心大意,“五常大米乱象”与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素养也脱不了干系。

  所以目前想要彻底解决五常大米造假乱象,除了彻底贯彻《食品安全法》以外,我们更要把握公民社会的本质特征,实现食品安全由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向上下互动的“治理模式”转变,从而实实在在地构建政府、市场与社会力量各负其责且相融合的社会共治格局。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