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卫军 稿源:三尺巷 编辑:王刚
“今年要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83所、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39所,到2015年底,全市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2%,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这是洛阳市近日召开的教育工作会上确定的年度学前教育发展目标。(4月26日《中国教育报》)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愈加重视,投入逐年加大,全国各地学前教育的发展真可谓是日新月异。建设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供幼儿园、贫困幼儿奖补资金等政策的出台落实;为“不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的观念也正在逐渐改变……凡此种种,大大加快了学前教育的发展速度,从而使得各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稳步提升。
然而,在学前教育稳步发展的过程中,仍有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客观存在,如学前教育“小学化”,城乡学前教育不均衡,办园条件、师资水平难达标,收费高、幼儿家庭负担重,教育观念落后、保教质量不容乐观等等。而且,近年来笔者还发现一个现象——在一些如督导评估、教育验收类的检查评估中,“入园率”是一项硬性指标,而在大部分的乡镇,学前三年入园率却远远难以达到指标要求,于是,入园率“被达标”便成了一些地方的惯常做法,而真实的入园率、办园条件、师资水平等反而被淹没在虚假数据之中。所以,笔者认为,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其盲目追求毛入园率等数据繁荣,实在不如扎扎实实地提高保教质量。
要提高保教质量,首要的任务便是要重视幼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因为提高幼师师资水平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幼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改变落后的学前教育理念,逐步消除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才能有助于改善办园环境,真正提高保教质量,让家长安心、社会放心,才能逐步实现城乡学前教育均衡,使得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水到渠成,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原国家督学徐建华在广州市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验收时发现:“全广州市有专业合格证书的幼儿园老师大概只有50%左右,而且老师流动率高达20%-30%。”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去年针对幼儿园教师开展的监测信息采集显示:“在近7000名采样的幼儿园教师中,有32%是无证上岗,其中民办幼儿园的比例高达42.3%。”(2015年4月24日《广州日报》)当前学前教育的师资水平由此可见一斑,经济发达的广州市尚且如此,那么在不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呢?而造成学前教育师资水平低下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待遇不高,回报率低;没有编制,实现社会价值的存在感不足;工作忙,压力大,社会评价低……因此,愿意加入幼师队伍的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且不多,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所以,国家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在不断加大的投入中,除了改善办园条件,增加办园设施之外,更关键的还是要保证幼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幼师工资福利待遇,从政策层面上加大宣传重视力度,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给她们提供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促使一大批优秀的幼师归心,把学前教育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而无怨无悔,从而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真正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