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文良 稿源:三尺巷 编辑:王小蒙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节日恐怕要数清明节了。作为中国八大民俗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已经有着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经过多年传承,文人雅士为后人留下无数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对联,特别是联海中那些嵌入“清明”或记叙“清明”习俗的对联,读起来更觉别具情趣。
据传,明代一秀才投宿浙江天台山间的一茅棚屋,翌日起床时,发现屋上一片白霜,便触景生情,心有所感,开口吟出一则上联:“昨夜大寒,霜降茅棚如小雪”,但苦思不得下联。房东便将上联记下,让过路人应对。历经数年,过往文人应对无数,但大多有些牵强。某年清明节,另有一秀才也过宿于此茅棚屋,从房东口中得知数年前秀才的上联仍无人续对,稍思片刻,即吟出下联:“早春惊蛰,春分时雨到清明”。上下联语出自然,读来明白如话,令房东赞叹不已。到了近代,不少文人也纷纷应对上联,佳作颇多。特别是浙江人赵恭沛所作的“今日清明,春分田野为芒种”一联,更加贴切自然,与上联可谓是巧合天成。
另相传,古时一姓陈的才子,常与一姓李的才子作对互娱。一年清明节,两人路过一湖畔,那姓陈的才子吟出一则上联:“日临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那姓李的才子也不甘示弱,脱口而出:“风起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两人不禁相视一笑。上联巧嵌三个民俗节日,下联则嵌入三个节气,且上联写丽日,下联描风雪,景观不同,对比鲜明,不加任何雕饰,充满自然气息,可谓构思巧妙,独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