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酒精“考验”干部是个好方法

  12日下午,孝昌县召开全县作风建设警示教育大会,在会堂报到处,该县纪委监察局设立2个酒精测试点,突击对参会的588名副科级以上对象进行酒精测试,一名中午饮过酒的干部被通报批评并要求做书面检查。(3月14日《楚天都市报》)

  有人说,一个人怎么样,看酒桌上的表现就可以知道一二,“斗酒诗百篇”可以看出李白的仙风道骨,“老夫聊发少年狂”可以看出苏轼的豪迈狂放。从杜康开始,中国的“酒文化”流传了几千年,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上,多少都有点酒的基因,作为要与社会各色人等交流的官员们,大多都是能够喝点的。

  中国人重情义也重酒,在“无酒不成席,无酒不尽兴”的当下,酒的文化也在各种宴会的觥筹交错中不断延伸,不断扩展,不知何时,官场上参与喝酒者有了“圈内人”的含义,喝的酒成有了“身份”的象征,酒桌的位置有了“权力“的味道,”“酒品”也被当做了检验“人品”、考察“官品“的一种方式,因此,陪上级喝好、玩好,成为不少人心照不宣的为官准则。

  “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能喝八两喝半斤,这样的干部要当心,能喝白酒喝啤酒,这个干部要调走,能喝啤酒喝饮料,这个干部往边靠。”用“酒品”考验出来的干部到底怎么样,我们用事实来评说。就拿因贪腐受贿落马的前广东政协主席朱明国为例,就是靠着在酒场上所向披靡,喝倒一片的能力,才使得自己在官场如鱼得水,青云直上。所以,靠“酒品”脱颖而出的干部,不能说全部,也有相当数量是酒囊饭袋、无能之辈、腐败之徒的。

  “酒是穿肠毒药”,谁都知道酒喝多了伤身体,高血脂、高血压、酒精肝、动脉硬化、糖尿病、痛风等疾病大多都与喝酒有关。人都是关心自己身体的,没有值得的原因和必须的要求,一般人是不愿意喝酒的,那些置“酒精”这道“催命符”不顾干部,大多也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有着更大的利益追求。

  孝昌县用一个酒精测试就检验出那些干部作风有问题,如果将这个测试拓展开来,那么拼命陪领导喝酒的干部,铁定是阿谀奉承;和业务对象喝酒的干部,逃不了权钱交易的嫌疑;要求下属陪酒的领导,有以权压人的问题;有事没事组织干部喝酒的官员更是 “拉山头”“结圈子”的表现……

  “酒令智昏,酒令人废”, 好干部是不可能围着酒转的,只有那些作风不严、工作不实、自身有问题、心中有目的的庸官昏官贪官才会成天与酒为伍、和酒作伴,如此看来,将喝什么酒、怎么喝酒、喝多少酒作为一个标准去“考验”干部,定能分出好坏来。

  作者:秦百川
  稿源:三尺巷
  编辑:王刚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