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一组题为“温州乞丐甩万元买iPhone6”的照片在微博当中广泛传播。记者获悉,事发地点位于温州瑞安市的万顺手机卖场,该店是当地较大的手机卖场,顾客较多。多名店员称,1月9日19时30分左右,一位穿着疑似乞丐的人进入该店,停留了10分钟左右。不过,此人当时未透露其职业,但在场者认为其疑似“职业乞丐”,因为钱不够,他并没有买手机。(1月12日《南方都市报》)
标榜着“乞丐买手机”的标题再次引发舆论热议,人们将目光聚焦在“乞丐”身份和“苹果手机”上面。其实,再热烈的讨论都有些跑偏的嫌疑。因为购买者即使身份是“乞丐”,他也有权利购买手机,他的钱即使是乞讨所得,也没有偷也没有抢。更为重要的是,“乞丐买手机”这则新闻中至今没有确认到底是不是“乞丐”,既然如此,讨论是否已经消失了意义?也就是说,假如人家是“乞丐”,也买了“苹果手机”,这事招你惹你了吗?肯定没有。
“乞丐买手机”之所以引发热议,根本的原因在于人们觉得乞丐获得金钱的方式并没有付出什么,而媒体多次报道乞丐事件中往往都是倾向于“收入高”。比如有媒体就报道乞丐在邮局一次邮寄上万元,还需要雇人点钱;也有媒体报道,乞丐搭档每天收入上千元。当诸如此类的报道进入公众视野的时候,人们会产生很多假象。这包括,乞丐缘何能够收入如此高?又拿出白领的收入来进行比较。于是乎,很多人就产生了心理失衡,既然乞丐比自己的收入到高,那么,再次遇到乞丐到底应该给钱还是不给钱就开始纠结不堪。这才是“乞丐买手机”引起议论的祸根所在。
其实,如果就事论事看的话,“乞丐买手机”最终没有购买,因为钱包里只有1600元,而乞丐的身份也没有核实,说不定人家就是一个行为艺术家呢?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要在这里说三道四,对于乞丐的讨论理应止步于法律的框架内。即只要他们不影响到你的生活,没有影响到公共秩序,没有造成市容的破坏,他们喜欢选择这种方式去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由和权利,谁也没有办法阻止。只是人们质疑乞丐会被职业化和被组织起来,拿着人们的善意进行行骗,这就需要引起注意。而抛开这些内容,对其收入进行妄加议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说句不好听的,既然你觉得乞丐收入那么高,你缘何不辞职选择这个职业呢?道理就是如此简单明了。而面对“乞丐买手机”引发的骚动和议论,更是凸显了这种心理上的不平衡。活着,最是一种平衡态。乞丐能依靠自己的双手购买手机,谁也不要眼红,因为人家根本没招惹你。(文/王传言)
作者:王传言
稿源:三尺巷
编辑: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