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公两张银行卡,从来没离过身,也没办网银,怎么会被人12次转账呢?”范女士讲述她的困惑。原来,范女士的丈夫耿先生收到一条陌生短信,没敢点开网址,只是回句话“你是?”,没想到半小时内银行卡被转账12次,共转走了5760元钱。(人民网1月2日)
回了一个短信,5000多块钱就没了,还让人敢用手机吗?更可怕的是,以后对于不熟悉的手机号,可能就不敢接,不明白的短信就不敢相信,势必会因为探寻真实性浪费太多的资源,这样一来,无疑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成本。
手机的普及拉近了穷人和富人的距离,让大哥大是富豪的代名词成为了过去。但是,随着各种电信诈骗的与日俱增,人们对手机、网络的恐惧感也是逐渐增强。你中奖了,几乎每个手机使用者都遇到过这个好消息,而因此被诈骗走不少钱财的不在少数。不敢和陌生人说话,已经成为手机时代的心病。
前几天,我的一个朋友接到一个陌生电话,问知道他是谁吗?朋友随便说了一个名字,对方说是。接着说要借1万块钱。朋友说:老规矩,先给我冲100元话费做利息,很快接到100元的冲费短信。当然了,朋友是不会借给那个陌生人钱的。有朋友这样聪明头脑的只是个例,生活中,被骗才是主旋律。因为那些骗子的问题都是精心设计,只要你进套,就很难走出去。
正常的手机诈骗,只要脑子转几圈,就很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因为骗子设计的问题,很多是故意留有漏洞,但是有这样的漏洞,你还相信,那么你的钱一定会被人家拿走的。所以,手机诈骗对很多人不太好用。但是,回一个短信,就把你的银行卡的钱给搞走了,这样的科技手段,即便是专家,恐怕也是防不胜防。
手机给人带来便捷的同时,运营商和监管部门,更应该给公众提供更安全可靠的使用环境。在加强手机安全立法的同时,对于一些有欺诈嫌疑的信息和号码,运营商最好给以提示,让公众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作者:张洪泉
稿源:三尺巷
编辑:王小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