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唐代,清明之日祭扫踏青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每年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大诗人杜甫也曾与友人于清明之日到长安郊外游春,目睹踏青扫墓的行人,诗兴大发,写下了《长安清明》一诗:“早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正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升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就把当时清明的风俗习惯、美好的自然景象、人们的衣着打扮等都如实地反映了出来,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在担任池州刺使之时,也于清明之日出游,并采用纯白描手法写下了一首众人皆知的《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意境清新优美,雨中行人触景生情、孤寂沮丧、为愁思酒、为酒寻店的内心活动都惟妙惟肖。
到了宋朝,清明节踏青扫墓之风更为盛行。著名的江西诗派诗人黄庭坚出于对清明节的留恋而写下了《清明》一诗:“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全诗表达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时届初春,大自然万物复苏,人们纷纷外出赏青;另一层意思则是诗人从清明想到人的生老病死,有感于人生的价值问题,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清明节的风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不少身居异乡的游子纷纷于此日遥望故乡、祝福亲人。明朝诗人高启所作的《清明呈馆中诸公》一诗,不仅把宫女官人们过清明节的情景再现于纸上,而且将自己的感情变化、内心活动也曲折尽致地表示出来,把人们带入了一个生气勃勃、吉祥如意、情景交融、悠然神远的氛围之中:“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卞侯墓上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清明是春天里最值得珍惜的时刻,可谓是“春天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