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提一点对导演,电影从业人员的建议。坐在电影院里,发现与笔者同龄的有,但是只是一部分,学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也许是笔者杞人忧天了,偶尔一部为之就算了,接二连三的青春电影主打“打胎”戏魂,难道真的不怕他们认为,噢,原来还有打胎,青春就是这般模样。这里笔者想提一下自己非常喜爱的电影《英雄本色》创作背景,在八十年代的香港人们动荡不安,拜金主义盛行,吴宇森导演提出了“重建人们内心的道义世界”的口号,以个人感情融入电影,取得了巨大成功,电影中展现的情义、守信得到了全社会的追捧。客观来讲,原著《匆匆那年》是一部优秀的小说,但是要搬上荧幕成为一部优秀的电影,还需要导演用心来拍。
作者:孙迪
稿源:三尺巷
编辑:王小蒙